"/>
創業,加盟創業,加盟,連鎖加盟-獨立創業資訊網
    關於創業   創業問題   服務項目   加盟專區   聯絡我們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匆匆四十年婚禮的"臉"悄悄在變 折射時代變遷

文章来源: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803/t20180328_17196628.htm

      2004年“創意”成為婚禮的一種剛需,田軍(左一)為新人策劃了一場公交婚禮。  2005年改革開放以來,涉外婚姻逐漸增多,洋女婿在青島辦的一場中式婚禮。  李天順今年84歲,劉從華85歲,老兩口已經結婚59年了。他們是一對被身邊人稱道的金婚老人、模范夫妻。當年的結婚證就是這樣的兩張紙,上面都沒有照片。  半島全媒體記者 付曉曉(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50年代一張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紅寶書,80年代三轉一響,90年代星級賓館講排場,21世紀特色婚宴個性張揚。”關于中國人的婚禮,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社會生活發生滄桑巨變,婚禮作為人生大事,也隨之發生著改變。  ■裸婚時代  婚禮就是請客吃飯  王健民結婚的時候25歲,那是1985年。父母給了他400元作為結婚基金,這相當于他差不多一年的工資。他先用這筆錢給自己定做了一身毛料西裝,打算結婚當天穿。又置辦了手表、收音機,修好了原來那輛舊自行車,再加上妻子陪嫁的縫紉機,湊齊了“三轉一響”。父母之前為他攢了些木料,找人定做了一套家具,在家里收拾出一間房子。一切準備就緒之后,他和妻子登記領證。  改革開放初期,老百姓對結婚這件事依然奉行簡單、樸素的原則,對儀式并不十分看重。“那時候結婚就是把親朋好友們聚在一起吃個飯。”王健民說,“條件稍微好些的就進飯店,我們在滄口一家飯店擺了十桌,這在當時已經算是大操大辦了。”  社會經濟與百姓生活水平正在逐漸提升,新婚夫婦們雖不至于一無所有,但也并不富足。“我們那也算是裸婚時代了,不是很講究彩禮、嫁妝什麼的,不像現在,房子、車子、錢都得有。”據王健民介紹,當年住房資源普遍緊張,剛結婚的小兩口一般先住在父母家里。王健民所在的事業單位結婚后才給分房,他等了一年,直到兒子出生后,才終于擁有了自己的“小家”。  開放之號角吹響全國,老百姓的婚禮或多或少已經開始悄悄“變臉”。“照相館能拍婚紗照了,我愛人穿的是婚紗,我穿西服。但是那時候的婚紗和現在不太一樣,頭上白紗身上緞面白裙,沒有現在的這么復雜。”王健民說,當年拍婚紗照就是趕個時髦圖個新鮮,“還是覺得那張穿平常衣服的看著更順眼。”  青島市婚慶禮儀行業協會副會長田軍是青島最早一批婚慶從業者之一。據他介紹,青島拍婚紗照的習俗是從臺灣吹來的。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有照相館開始嘗試給顧客拍婚紗照,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一批臺灣人來青島開影樓,帶動了婚紗照在青島的普及。“一般照相館里拍照便宜,但是在影樓拍一套正規婚紗照挺貴的,價格得上千元,在當年算得上奢侈品了。”  ■西風東漸  當婚禮走向市場  婚紗照的流行是中國婚禮學習西式風格的第一個萌芽。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逐步解放,婚禮一掃過往的陳舊與單調,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新鮮感和可能性。  宋國偉1995年結的婚,在家請客,中午一撥、晚上一撥。“當時有好多戰友過來,再加上親戚朋友,人比較多,就分了兩撥。”宋國偉說,他當年也和“裸婚”無異,接親的時候隨手在街上攔了一輛捷達出租車,就把新娘接回了家。“那年禁止用單位公車做婚車,無法從單位借車了,也禁止街上放鞭炮,我全趕上了。”為了讓自己的婚禮看上去不那么“寒酸”,宋國偉下血本請了婚禮攝像。  田軍1995年開始做婚禮攝像。“婚禮攝像是1992年前后興起的,以前只有照相的,能請人照相的家庭不多。誰家要是能請人來錄像,用青島話說,也算是‘洋相’了。”田軍買機器花了五六千元,起初還擔心什麼時候能回本,結果人們對婚禮攝像的熱情超乎他的想象。“錄一次像180元,這在當時也算是大價錢了。但是很多人托關系來找我,我經常連軸轉工作十幾天,可以看出來大家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  婚禮攝像興起后又過了幾年,主持人出現了。“其實一開始就是請個能說會道的人主持一下婚宴,請的人多了,你幫忙也幫不過來,就有人考慮是不是可以專門做這行、收些費用。”田軍認為,變化至此,婚禮已經不再完全依靠私人人情操辦,悄然出現了市場化苗頭。  青島第一家婚慶公司誕生于1998年,是北京一家公司開在青島的分店。2000年以后,更多婚慶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百姓物質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婚禮質量的高訴求,無疑是其重要推動力。從這時起,“西風東漸”在中國婚禮中被越來越多地體現。  婚慶市場化之后的第一場革新再次由婚紗照開啟。2003年前后,影樓之間婚紗照業務競爭已然很激烈,打出各種名號招攬顧客,一家由臺灣人開辦的連鎖影樓另辟蹊徑,率先把膠片相機換成了數碼相機。“這是一個冒險的決定,一臺數碼相機十幾萬元。不過很快市場就證明了它的正確性,首先它看片很快,顧客來了一看,后期還可以修圖,人和景都變漂亮了,很容易就接受了它。”  與此同時,婚禮變得繁瑣了,攝影、攝像、主持、化妝一應俱全。會場布置變得花哨了,鮮花、紗幔、氣球、LED屏、交響樂等西方婚禮的常用元素大量滲透進來。“其實2000年以后的婚禮基本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婚禮的樣子比較接近了,大體框架就那樣了。”  ■花樣百出  “創意”成為婚禮剛需  豪華逐漸成為很多婚禮的標配,懷抱“人生中唯一一次”的念頭,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婚禮大手筆投入,無論是財力還是心力。從2008年起,隨著聲光電等高科技舞美手段的普及,婚禮比以前“貴”了很多。貴氣、然而昂貴,也開始出現一些“天價婚禮”。“十幾萬很常見,上百萬的也有了,超大的LED屏,攝像用上了雙機位、搖臂,鮮花用進口的,反正總有更好的供你選擇,只要你舍得花錢。”在田軍看來,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個人財富得以快速積累的社會背景下,一些“天價婚禮”有炫富、攀比心理作祟。  慢慢的,當人們對“天價婚禮”已經司空見慣,極盡奢華也不能引人驚嘆、掀起波瀾的時候,婚禮迎來了又一次轉向,走向了比拼創意的階段,“創意”成為婚禮的一種剛需。  實際上,早在2004年,青島就出現了專業的婚禮策劃師,根據顧客的個人故事,為其量身定制創意婚禮。這一年,田軍操辦過一場公交婚禮,婚禮創意來自策劃師和這對新婚夫妻的共同碰撞。這對夫妻是在公交車上認識的,于是策劃師想出了“愛情巴士”的點子,租了一輛公交車做婚車,車身四周貼著婚禮海報,扎著氣球。“現在看起來沒什麼,在當時算是比較超前了,在市區行駛這一路,也算是招搖過市了。”  十幾年的時間,策劃師的費用翻著倍增長,其背后是婚禮對創意的倚重在逐漸加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婚禮是獨特的,甚至是引領潮流的,除了吃吃喝喝,大家開始注重精神層面的東西了。婚禮上把小短片、MV一放,讓賓客了解我們的故事、為我們感動,這成了大家看重的。”田軍說。  比拼創意的婚禮風氣自誕生以后長盛不衰,2013年,馮小剛那部叫《私人訂制》的電影熱映,又為這勢頭添了一把火,“私人訂制”成為一個新的婚禮概念。英倫范、森林系、童話風……每場婚禮都有風格和主題,試圖鐫刻上一對新人獨一無二的印記。  ■返璞歸真  不求奢華但求走心  今年3月初,李彬和妻子舉行了婚禮。小兩口都不是注重形式的人,并沒有向婚慶公司提出太多要求,他們覺得普普通通,但是感覺很溫馨的婚禮就很好。在李彬看來,到了他們這一代,對婚禮的態度更加隨性了。他觀察周邊同齡人發現,現在年輕人的婚禮存在兩個極端,既有讓人覺得“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的那種,比如動用直升機、游艇,費錢費力但撐排場、新奇。也有簡簡單單走個流程就行了的那種,甚至干脆連婚禮都不辦,或是選擇旅行結婚。“在有限的預算內,很多人更愿意多花些錢去旅拍,旅行、拍婚紗照一舉兩得,我們就是去新西蘭旅拍的。”  這與田軍的觀察如出一轍,做了20多年婚慶行業的他發現,現在年輕人的心思越來越難猜了。“尤其是這五六年,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開放、包容,選擇也多,年輕人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而不是家長喜歡的方式、婚慶提供的方式來結婚,婚禮辦還是不辦、怎么辦,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田軍認為,總的來說,近年來婚禮出現了返璞歸真的趨勢。“物質條件由匱乏到富足的階段,體現在婚禮上就是由簡到繁,而當富足成為一種常態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向別人表現或者證明什麼,婚禮就又由繁入簡了。”田軍認為,現在年輕人追求的“簡”是簡約而非簡單,“不要繁瑣,不必奢華,但是要走心,這是他們的訴求。”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以來,青島跟隨國家腳步敞開大門擁抱世界,涉外婚姻逐漸增多。據田軍觀察,洋女婿在中國辦婚禮,要么尊從宗教信仰舉辦教堂婚禮,要么舉辦中式婚禮,豐富了婚禮的風格和形式。  近年來,中式婚禮在本土的年輕人當中也越來越受歡迎。在田軍看來,中式婚禮的價值重新被發現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體現,“中式婚禮承載著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年輕人愿意接受它,也代表了一種在文化上的認同和回歸。”  2006年涉外婚姻也有不少選擇教堂婚禮,圖為洋女婿的中國婚禮。  2008年這時婚禮已與現在比較接近,攝影、攝像、主持一應俱全。  2008年李彬的婚禮現場。近年來婚禮形式出現了返璞歸真的趨勢。  ▇見證 一對金婚老人眼中的婚禮變遷  李天順今年84歲,劉從華85歲,老兩口已經結婚59年了。他們是一對被身邊人稱道的金婚老人、模范夫妻,也見證了青島幾十年來的婚禮變遷。  1949年,李天順從萊州老家來青島謀生,當年只有15歲。在滄口打拼了近十年后,他經人介紹認識了青島姑娘劉從華,兩人情投意合,相處了一年多,正式談婚論嫁。“那時候什麼都沒有,全部家當就是一床被子一床褥子。”1959年,李天順和劉從華在滄口街道辦事處登記結婚。“我們的結婚照是黑白的,人工上的彩,結婚證就是兩張紙,上面都沒有照片。”據劉從華回憶,他們當年不流行舉行結婚儀式,從飯店里叫了幾個菜,約了五六個親戚朋友來家里吃飯,就算是完成了“婚禮”。  婚后兩人事業都逐漸有了很大起色,一個在再生資源公司做管理,一個在環保局做審計,生活越來越好的同時,三個兒子陸續降生,一家人幸福和睦。“我們兩個人這么多年從來沒有鬧過意見,一次也沒有。”李天順說,在三個兒子找對象的事情上,老兩口都沒有干涉過,只要兒子看好,他們就沒有意見。  金婚59年,不同時代的婚禮變遷,這對老人看在眼里,而自己一家三代的婚禮之變,他們的感受更為深切,并從中窺探出了時代變化之劇烈。  李天順自認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上世紀90年代,他從原公司退休后下海經商,以60歲“高齡”從頭開始、商海一搏。那是個體私營經濟開始勃興的時候,李天順的企業做得紅火,家里的經濟條件隨之大為提高。李天順說,那時候老百姓家里結婚都簡單,就是家里的房子收拾收拾、置辦置辦物件、擺擺酒席。他的三個兒子在1985年到1995年間陸續成家,辦喜事盡可能準備得周全一些,但也不主張過分講排場。“我結婚的時候一無所有,兒子們結婚的時候就沒有那么匱乏了,到了孫子們結婚,有大房子住、開好車,婚禮上星級酒店,可以說什麼都不缺了。”  “當年從老家來青島,想著只要能吃飽飯就行了,誰會想到今天可以住這么大的房子,有這么好的生活。”李天順在青島生活了近70年,這座城市的變化在他眼里是幾百倍之多。“婚禮是老百姓生活的一個縮影,生活越來越好,婚禮也越來越有看頭了,吃穿用度一代比一代好。”  

關鍵字標籤:婚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