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finance.ifeng.com/c/7sfj8T6DLaX"
首頁資訊視頻直播財經娛樂體育時尚汽車房產科技讀書文化歷史軍事旅游佛教國學更多數碼健康家居彩票公益酒業財經港股正文不買點醫療器械股,你就out了2019年12月24日19:47:17來源:智通財經網要聞不買點醫療器械股,你就out了2019年12月24日19:47:17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瞪羚社”。原文標題《為什麼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黃金十年?!》。導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需求持續快速增長,醫療器械行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而在我國,2014-2018年醫療器械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為2556億元,截至2018年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300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將超9000億元。為什麼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黃金10年?為什麼會有“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黃金10年”這樣的推斷?根據中金公司的數據統計,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市場規模居于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未來10-20年內,我們確信中國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大市場,所以整體的市場規模和空間都是擺在眼前的。而我們從一些數據發現,我國醫療產業結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這愈加印證了我們對醫械行業成長空間巨大的判斷:1、市場空間:進口替代存在的空間和動力都非常大①第二大醫療市場是“虛名”,產業結構仍需升級2019醫療器械藍皮書指出,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雖然具備了一定的醫療器械制造能力,但醫療器械產品依然存在結構性差距。如技術、材料、裝備和工藝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缺乏自主創新技術引領下的新概念,難以制造出符合醫學技術趨勢的高附加值新產品,部分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尚未完全攻克,有的細分領域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有的產業結構過于分散。醫療器械生產企業90%以上為中小型企業,主營收入年平均在3000萬——4000萬元,與國內制藥企業的3億——4億元相比較,還存在巨大差距。②器械與藥銷售、上市公司比例失衡再來看看,醫療器械與醫藥銷售規模的對比,這個比例在發達國家1:1,在全球平均70%,而在中國只有25%。另外一個數字是人均的醫療器械的消費金額,那么中國只有6美元,發達國家達到了100美元,世界上最高的是瑞士,500美金,所以差距非常巨大。這么大的一個差距,其實就意味著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巨大空間。在上市公司數量方面,器械板塊的上市公司和生物制藥板塊的上市公司的占比也不是一個概念,基本上可以看到器械的上市公司在A股里屈指可數,而藥物的上市公司非常多,當然隨著科創板政策的推動,差距有所縮小,但仍有不小差距。③越是招標控費,進口替代趨勢越強我們知道國家近些年在招標和保險控費有著明顯強化的趨勢,這是由國家的醫改模式和市場運行機制決定的,而國家越是招標控費,進口替代的趨勢就越強,保護國產的趨勢越強,可以看出國家也是在有節奏的在扶持國內的中小企業,給他們更多緩沖的時間來趕上國際上的公司,和他們競爭。從這三個角度來看,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增長動力是非常強的,而且增長的空間十分廣闊,尤其是國產進口替代這塊,還遠遠沒有完成。市場空間明確了,而如何判斷其快速發展如何體現?引用一位投資人的話:創新和投資永遠是跟市場大小成正比的。中國近幾年來醫療器械公司做的很多都是進口替代,在外國的人眼里東西很爛。但后來東西越做越好,創新循循漸進的在發生的。近些年的發展,我國的地方、人才落戶的政策逐步優化完善,國內外的公司研發投入也在不斷的加大,很多投資機構也都在不斷地聚焦醫械產業來投資,在多重因素的帶動下,醫療器械行業的快速騰飛其實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這個快速就體現在國內配套機制下:2、驅動配套機制:國內條件發展慢慢完善,足以支撐行業快速發展①政策因素:2017-2018年各項政策的密集出臺和落實,良好的法規環境讓行業已經感受到了“黃金時代”的到來;2015年政策提出“醫養結合”為重點;2016年《健康中國2030》出臺,以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把“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尤其是創新醫療器械審評審批的建立、MAH制度的建立等。還有更多就不再贅敘,大家也可以從身邊的環境感受到,各園區競爭科技人才簡直到了異常瘋狂的地步,只有讓科技富起來,培育鼓勵創新的大環境也就水到渠成了。②人才因素:搞創新,人才是重中之重。如果醫療器械企業在招人的時候感覺招一個高水平的人才是很難的,那么創新自然就慢下來了。但是隨著近10幾年國內院校生物工程學系的崛起,包括清華北大浙大等,還有大力引進海外人才,百人千人計劃等政策,這些都確實是為國內醫械產業的發展源源不斷的輸送了很多的核心人才,雖然包含了利益在里邊,但也確實是行之有效的。③財富效應(資本市場配套機制):本土的金融市場造富效應無疑也是很重要的,隨著7月份科創板的推行,5個月來已有10家醫療器械企業登陸,科創板已經成為了科技型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的沃土,尤其是擁有自主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突出的醫療器械企業,科創板為其提供了一條完美的企業團隊造富捷徑和投資人退出通道。不僅國內資本市場機制逐漸完善,隨著國內醫械產業區集聚,產業承接能力開始加強,并購活動開始興起,這也同樣帶來了十分多的機會。醫療器械行業的特點全球前20醫療公司概貌我們看到全球醫療器械的20強,只有美敦力和強生是300億美元銷售額量級的,100億美元左右的只占到一半,再下來就是50億美元的公司,榜單之外再下來大量的10億美元級別的公司,榜中沒有中國的公司,作為醫械第二大規模的市場國,還是比較難看的,不過起步低,意味著彈性和增長空間更大,由此還望醫械同仁們共勉。接下來我們看看醫療器械行業的特點,以便我們更好的理解:1、品種繁多,機會分散醫療器械的細分領域具有獨特的多樣性,我們很難能看到有醫療器械的全科人才,品類多意味著我們投資和創業的機會也非常多。每一細分品類有其自己的機會,看起來感覺不大,但是點子不錯就能活得很好。舉例看大設備有影像,小設備有診斷儀器,耗材有高耗、低耗等等。分類繁多,運營環節便也多,但是就是比較散了。2、增長速度快,利潤豐厚雖然器械的毛利率低于藥品,但藥品投入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遠遠高于器械,而且如果是在器械領域,一些企業的創始人或者首席科學家在行業內有豐富的經驗,手里掌握著核心技術的,項目失敗的風險相對是比較低的,接下來無非就是能否快速拿證和做市場推廣,所以成長和增長是很快的。一般醫療器械的毛利率都大于50%,如果是一些細分如高值耗材這些就更高,到80%這樣,利潤是很豐厚的。但是很多醫療器械中小型企業看起來數據很不錯,也有拳頭單品,但是到一定規模增長就停止了,這是由于往往單個品種達到一定的市場份額之后他是會有一個天花板,有些單品種天花板是1個億,大一點是10個億這樣,都是行業的生態。3、投入風險相對低,周期相對短,但先發優勢明顯企業面臨的單品種的天花板都是一樣的,如果企業沒辦法上市或者并購退出,背后的投資人顯然是很難受的,所以這里為什麼說先發優勢很重要,就是如果你不能拿到前三張證,無法進入第一梯隊,那么該醫械項目的投資價值是存疑的。4、顛覆式的技術創新少,更多是成熟工業技術的轉化從醫學領域角度來說,像比較顛覆的創新點,其實是很難找到的,因為它都是很多基礎理論的突破。我們很多國內的醫械企業現在做的很多東西還是在應用層面,那么應用層面要有突破的話,就不能光從醫療的角度來想問題,要放眼到整個工業的各個環節,去跟我們相關的這些環節去找創新。再怎么說醫療也屬于工業的一個范疇,因為它畢竟是基于工業的,所以我個人覺得接下來的創新就是要跨界去工業行業、去半導體行業、去計算機或者去一些平時我們可能覺得比較陌生的行業,去找到真正的在臨床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的突破點,提高臨床診斷效率或者治療效率,同時又是安全的這些產品。比如說強生,它自己沒有做什麼創新,大部分是買回來的。真正創新的是小公司,比如說達芬奇,波科等等,但即使是達芬奇和波科介入的都是成熟工業技術,是經過幾十年驗證了的。5、醫械項目成敗很依賴創始人如果項目創始人是優秀的,企業的成功、做大做強概率會比較高。如果你單單從產品的角度來看的話,產品好,那么未來(并購)退出機會是比較大的,估值還要再看時機。這里要說的是,做器械,對團隊的運營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不僅如此,其對投資人的產業經驗要求也比較高,既要看懂生物醫學工程的一些東西,也要會看團隊、看人,還是得遵循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才行,你說讓做外科的去做消化內科,那肯定是不行的。醫療器械行業的投資邏輯1、首先考究市場空間及先發優勢判斷這個醫械行業細分領域是否是好的市場,最實際的還是需要靠市場容量去評判,千億市場百億市場十億市場,這是一定的,所以市場空間要足夠大,如果是屬于第一梯隊沒有形成或者是正在形成過程中的是最好的,往往這種情況下該領域的有效證會在3張以內,我們會用是否有先發優勢來評判企業的價值,第一張證是最有價值的,第二張證價值減半,第三張就再遞減,如果是到第四張基本上你的優勢是很弱的,能搶到的市場份額就很有限了。2、其次看產品創新性產品怎么看,其實可以分為這幾類:顛覆性產品、改良型微創新產品、進口替代產品;顛覆性產品沒的說,它的創新性和稀缺性決定了它享受高估值和市場追捧。而改良型創新產品就要考慮它的創新點是否符合現代醫療領域實際需求、產品安全性是不是更佳、技術創新性的含金量如何,如果是貼合市場的,它會侵蝕傳統產品的市場份額,做的是存量策略。最后重點說下進口替代,進口替代又分簡單模仿和非簡單模仿,簡單的模仿來做中小醫械企業肯定是做不過上市公司的,因為上市公司擁有的資源配置比你多的多,就算有些公司另辟蹊徑吃到一些市場份額,但風投介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非簡單模仿指的是做模仿的廠家還是得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也就是藥里面的me-better)在里面的,這也是未來進口替代的主旋律:進口替代2.0模式。3、最后識人人永遠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優秀的企業家永遠都是稀缺品,投資是投人,投資人要發現一個好的企業家實在是太難了,可謂是萬里挑一。但無論是自己創業也好,投資也好,投醫療器械領域的細分領域,如果你找準了前3張證,賣給上市公司,你的收益還是不錯的,只要估值足夠便宜。值得關注的幾個方向我個人感覺不錯的幾個方向有心腦血管、眼科、外科和傷口管理等,簡單提一下:心腦血管科:國內致死排名第一的并不是癌癥,而是心腦血管疾病,全球市場約400億美元,國內市場40億美元,不過國內的本土玩家普遍規模不大,這個領域新技術也層出不窮,所以未來國內在這個方向跑出來的器械公司一定不會少。目前常見的器械包括:起搏除顫器、人工器官(心臟瓣膜、人造血管)、除栓器等。外科:外科集中在微創,機器人和內窺鏡,大品類,市場空間容量毋庸置疑,全球300億美元,國內只有30億美元左右,市場增速年均20%+,而且外科技術遍布幾乎所有科室,特別是高級別的微創現在需求越來越大,能微創誰想開大口子?內窺鏡也不用說,部分科室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都是國外巨頭把持,像泌尿科,奧林巴斯起碼超一半的份額了,國產替代的機會肯定有的。手術機器人也不用問,看達芬奇就知道了。眼科:邏輯也非常清晰,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10個老人里有幾個眼睛是不花的?不信看看二級市場的愛爾和歐普的市值就知道了。全球市場超過300億美元,國內只有20億美元,但是國內的廠家做得非常差,沒有一家廠家能夠完成進口替代,典型像波切機,人工晶體等等。傷口管理:這個是“現金牛”,全球市場超過150億美元,行業增速年均保持在30%+以上,典型產品包括敷料、縫針和縫線等,醫療人都懂的...(編輯:李國堅)
關鍵字標籤:康揚輪椅尺寸
|